【来源:器械之家】
一款颠覆认知的“新型耗材”被纳入集采。
近日,贵州省医保局官网发布消息显示,该省决定开展“云胶片”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此次采购主体为贵州省开展影像检查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鼓励其他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参与。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
作为全国首个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项目,贵州探索服务型耗材集采模式,为后续省份提供参考。
“云胶片”也称数字影像服务,是为影像医生及临床医生提供影像服务的,属II类医疗器械范围,需要按医疗器械的生产、注册、经营、管理相关法规执行。并且应该包含数据校验、加密传输、可靠云存储、安全和隐私保护、诊断级软件、多形式入口、互联互通接口等至少七个方面的服务,而非PACS的互联网衍生功能。
“云胶片”数据存储时间的各地标准不同,一般要求门诊不低于15年、住院不低于30年。器械之家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发现,目前含“云胶片”名称的拿证产品共15个,其中包含东软医疗、联影医疗以及赛诺威盛三家影像设备企业。此外网络信息也显示,全网云医疗、联众医疗、华奕电子科技、雪影医疗、安时利、影联云享等企业也有产品获批,国内获证企业约估在30家左右。
本次集采技术要求
- 本次报价应按照患者影像检查人次单价进行报价,所报服务综合单价不得超过5.00元/人次。
目前实体医用胶片的国外领先企业包括锐珂医疗(美国)、爱克发(比利时)、富士胶片(日本)、柯尼卡美能达(日本)等。国产“三巨头”为巨鼎医疗(柯丽尔)、虎丘影像、乐凯胶片。其中,锐珂医疗自22年起便面临财务挑战,因胶片业务持续下滑,一度申请破产;爱克发去年末宣布,由于实体医用胶片需求不断减少,计划对胶片相关业务重组,预计2027年底削减超 5270 万美元成本,在比利时裁员530人;
柯尼卡美能达于去年八月宣布,其无锡办公设备工厂将于2025年上半年结束生产,约1400名员工将解除合同。有报道称,柯尼卡美能达的医疗相关业务陷入苦战、财务状况恶化,所以将最赚钱的办公设备业务进行结构改革,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国内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根据灼识咨询的测算,19年中国实体医用胶片的市场规模便到达顶峰66亿元,23年起逐步下滑。巨鼎医疗已推出【柯丽尔智能云影像平台】,并接入了DeepSeek为患者提供通俗版的智能解读报告。虎丘影像旗下子公司易联云影,是创新型医学影像产品公司,拥有知识产权超40项,其中远程影像、PACS软件产品、云胶片软件通过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乐凯胶片旗下乐凯医疗,也已经从传统的感光材料制造商转型为数字医疗影像材料商。
“云胶片”概念诞生至今不过十年左右,疫情期间国内医疗数字化进程加速,近几年逐渐成为大势所趋。2024年11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统一将实体胶片从项目价格构成中剥离,由患者按需选购。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省份出台云胶片配套政策,其中11省基本“国标同步”,即云胶片服务纳入检查费,对未达标机构实施5元价格减收。
2025年4月2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形成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实现患者可阅、同行可查、医保可核,有效解除广大患者重复检查费时、费力、费钱的痛点问题。
截至2025年6月12日,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贵州省5个省份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并具备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与影像调阅能力。目前,已向国家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364万条,为患者就医、基金监管、医疗服务建设等应用场景创新夯实数据基础。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曾表示,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国医疗机构通过国家医保影像数据云共享中心可调阅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医学影像信息;2027年底,力争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路路通”。目前来看,实体胶片的淡出已成为历史必然。那么,随着“云胶片”集采的开启,市场又将如何重塑?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