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关税战与集采双重驱动,国产缝线破局突围
2025-04-30 09:16  浏览:8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关税战硝烟弥漫,进口医疗器械成本攀升,供应链稳定性遭受冲击。值得关注的是,在手术中广泛应用的手术缝线,2023年的国内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其中75%以上份额由强生和美敦力两大外资品牌占据,上述公司的倒刺线产品产地均位于美国,未来的市场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微信图片_20250430092902


在此关键节点下,4月24日辽宁省医保局发布《缝合线等5类医用耗材集采填报通知》,明确要求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填报2024年4月-2025年3月历史采购数据,并申报未来一年需求量。随着二十三省联盟集采即将拉开大幕,缝线领域的国产替代浪潮或将来临。


01

关税战叠加集采政策
国产替代窗口显现


本次集采涵盖可吸收/不可吸收缝合线整个大类耗材。面对集采带来的历史机遇,国产手术缝线企业需从技术创新、多元化布局与产能拓展等多维度发力,实现弯道超车。


如健适医疗旗下华尔康缝线近几年密集推出突破性产品,逐步打破了进口品牌在抗菌缝线市场的垄断,已在多地医院实现100%进口替代。


2023年,健适医疗带三氯生涂层的可吸收性外科缝合线作为第一款国产抗菌缝线获批上市,首次打破进口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垄断。2024年,健适医疗首款国产鱼骨倒刺线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倒刺线产品组合。一个月前,健适自主研发的抗菌鱼骨倒刺线获批,这是首个国产抗菌鱼骨倒刺线。


除前文提到三款新产品抗菌线、倒刺线外,华尔康已构建完整的缝合线产品矩阵:


可吸收缝线(含抗菌线、防刺伤、八根针等)


微信图片_20250430092907


可吸收免打结缝线(含抗菌、非抗菌)


微信图片_20250430092913


不可吸收缝线(含防渗漏)


微信图片_20250430092918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健适医疗不断增加的现代化生产线,可满足集采后的大规模稳定供应,也将为关税战后国内缝线的自主可控提供可靠保障。


02

替代进行时:2000家医院的突围样本


随着集采的推进,国产品牌已逐步加速市场的渗透。例如2023年,河北牵头三明联盟开展集采,首次将倒刺线列入带量采购范围,健适缝线以第一名中选。2024年,福建开展可吸收缝线集采,健适缝线产品同样表现突出,旗下免打结缝线、抗菌缝线等多产品均以A组第一名中选。目前健适华尔康缝线产品已进入全国2000余家医院,市场占有不断攀升。


手术缝线是外科手术中闭合伤口、组织分离的核心耗材,直接影响手术质量与患者预后。若因关税战导致进口缝线供应中断或成本激增,将直接冲击国内医疗体系。其国产化对提升国家医疗安全、降低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在关税战与集采政策双重推动下,国产缝线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企业需抓住机遇,加大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实现崛起,重塑缝线产业格局。那么,健适华尔康能否借此次二十三省联盟集采进一步扩大市场版图?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